養成良好習慣,預防便血加重
發布時間:2020-10-13
痔瘡患者非常容易出現便血的癥狀,長時間的便血不僅會加重痔瘡病情,而且也會引起患者貧血,所以除了繼續痔瘡的治療以外,為了減少便血發生,患者在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,也可以試試民間偏方來幫助治療。
保持大便通暢,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。痔瘡便血多由于大便不暢,用力排便使腹壓增加,造成痔靜脈壓力增大破裂出血。還有的是大便干結而堅硬,通過肛門時擦破痔靜脈導致出血。要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開水可防止便秘。對于已發生便秘者,可適當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,有助于潤腸通便。定時排便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減少痔瘡便血。
預防肛門感染,加強鍛煉。痔瘡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發炎,因此對于已發生痔瘡出血者,一定要加強消炎,可用1: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(即5000毫升溫開水放1克高錳酸鉀,使溶液成淺紫紅色)浸泡肛門,每天2-3次。也可以用痔瘡膏肛門內注入,具有通便、消炎、止血的作用。此外,加強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痔靜脈的壓力。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,取胸膝位,練習提肛運動,對減少痔瘡便血也有較好的效果。
可試用民間偏方:取活田螺1個,揭開其螺蓋,放入少許冰片,待螺肉化為水后,用棉簽或紗條沾這些水涂于痔瘡上,據說涂1-2次就有良好效果。
我們每天都要排便,所以也就導致痔瘡這種疾病反復發作。而肛門附近的皮膚組織非常薄,毛細血管分布密集,也就非常容易破裂導致便血。不管是不是痔瘡患者都應該注意飲食清淡,按時排便,保護肛周皮膚,避免便血出現。